杭州種業集團開設2個課堂,扣緊“學”的環節;搭建2大平臺,擰牢“做”的發條;“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緊貼集團實際,初步形成特色常態。主要做法是:
1、開設“種業大講堂”。集團公司加強黨員、員工的思想武裝和專業培訓,開設“種業大講堂”,先后安排集團公司黨委書記上黨課、講業務,邀請市國資委負責黨建工作的同志作國企黨建報告,讓黨員和職工學經典、學理論、學黨的方針政策,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仰望星空”,提升思想境界。
2、開辦“基地實踐課”。出臺《青年人才到基地鍛煉意見》,組織年輕黨員、共青團員、年輕專業技人員等20余人次參加的實踐鍛煉,把育種基地當學校,把田間地頭當課堂,“接地氣”長本領,加快提升黨員、員工的育種科研能力。
3、組建“市場攻堅平臺”。集團公司做強種子營銷主業,開拓健康糧油、農業機械設施裝備、農化和電子商務板塊,組建業務平臺,搶占市場競爭點。集團黨員領導分工帶隊,黨員作為業務骨干,編入五大業務平臺,在“市場攻堅隊”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4、聯建“公益大平臺”。集團公司與江干區科技局、凱旋街道聯手搭建“種業科技公益大平臺”,先后組織“科技進街道、進社區、進校園”4次活動,黨員率先,為居民免費提供種子、種苗,開展健康農產品知識普及,與學校聯辦第二課堂,開展“學生種植日記大獎賽”。同時,集團公司積極參加“百千萬”活動,專門到淳安縣屏門鄉為農民送科技送服務,彰顯國有企業社會公益責任。
種業集團以“種業大講堂”、 “基地實踐課”為抓手,“教室+田頭”,扣緊了“學”的環節,讓黨員學思結合、學用結合。把黨員編入“市場攻堅隊”,上緊“做”的發條,通過市場一線檢驗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同時,探索“黨建+公益”,充分發揮國企黨建服務社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