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杭州種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孫利祥帶隊前往臨安區清涼峰鎮開展“走親連心”服務,指導當地缺水地區農業生產工作。
孫利祥一行實地踏勘了該鎮玉屏村、大鵠村等旱改水農田現場,重點調研指導山區缺水坡地復種模式。在考察現場,孫利祥與鎮、村相關負責人和種植大戶,探討針對水源不足地區的節水抗旱稻-油菜(小麥)、鮮食大豆(玉米)-油菜(小麥)等糧經種植模式,認為種植優質秈型節水抗旱稻是保持當地糧食生產穩定發展的有效舉措;冬季種植油菜,不僅可以滿足食用油自給,而且能美化環境和促進農旅結合,能夠探索走出一條精準的產業發展路子,實現農業增產、農戶增收,推進清涼峰鎮鄉村振興。
2019年市委“走親連心三服務”活動期間,集團得知該鎮大鵠村宅基地清理復耕的缺水田塊無法種植水稻的情況,隨即引進了獲得第二屆全國優質稻(秈稻)品種食味品質鑒評金獎的節水抗旱稻‘旱優73’, 不僅解決了該村的燃眉之急,而且其抗旱、早熟、穩產、優質、適應性廣的優點,受到當地種植戶的一致好評。
節水抗旱稻在灌溉條件下產量品質與水稻基本持平,在望天田具有強勁的抵御干旱能力,能夠獲得相對穩定的產量。今年,杭州種業集團將在全市范圍大力推進節水抗旱稻應用,計劃建立節水抗旱稻示范基地12個,研究不同生態條件下的水種旱管、旱種旱管和再生栽培技術,為我市旱改水、水源不足地區實現糧食增產增收發揮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