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杭州種業集團黨委高度聚焦市委“保糧食安全”決策部署,堅持“藏糧于技”,積極主動作為,大力發展優質高產節水抗旱稻,推動向水資源嚴重不足的土地要糧食面積、要糧食總量,進一步提升我市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9月15日,該集團聯合杭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召開全市節水抗旱稻現場觀摩交流會議。杭州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市政協農林界別委員工作站全體委員、各區、縣(市)農技推廣中心相關負責人等40余人參加。
會議期間,與會人員先后觀摩了該集團建立的節水抗旱稻新品種‘旱優73’富陽區上官鄉芳村村新墾山垅田、建德市楊村橋鎮楊家水庫家庭農場新墾山地兩個不同類型的旱種旱管直播示范現場,品嘗了富陽區新墾山地近期收獲的‘旱優73’米飯,與會人員對節水抗旱稻的惡劣環境適應性、穩產性、節本增效,以及優質的米飯嘖嘖稱贊。
會議交流期間,杭州種業集團、建德市和富陽區分別交流了全市節水抗旱稻示范推廣情況、節本增效典型案例以及輕簡栽培技術。杭州市農業農村局屠國興副局長強調,各級農技推廣部門要提高糧食安全的站位,針對我市優質耕地面積不足的實際情況,高度重視節水抗旱稻的推廣應用和宣傳,抓好關鍵技術研究,實現向丘陵、墾造土地、上山農保田等缺水土地要糧食面積、要糧食總量,進一步提高我市的口糧自給率。
去年以來,杭州種業集團建“節水抗旱稻專班”,因地制宜探索運用旱種旱管、水種旱管、直播再生、幼林套種等多種優質高產栽培技術與模式,展開了向新墾地、復墾地、山坡地、拆遷閑置地等水資源嚴重不足的土地要糧食生產總量的行動。今年在富陽、余杭、桐廬、淳安、建德、臨安、西湖等7個區、縣(市)缺水土地建立優質高產節水抗旱稻示范基地1600余畝,其中富陽區永昌鎮長盤村新墾山地旱種旱管直播栽培108畝,8月26日經市農業農村局組織專家組實割驗收,畝產達553.04公斤;建德市楊村橋鎮示范基地理論產量達到498.8公斤/畝,比上年種植傳統水稻畝增產150公斤以上、畝節省灌溉動力電費300元左右,增產節本示范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