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推進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建設,大力開展綠色高質高效行動,深入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提升糧食單產和品質。”為做好東北大米基地建設,近日,杭州種業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項亦斌帶隊赴內蒙、五常等“北繁”基地開展考察調研,全面診斷供應鏈關鍵節點,加強供應鏈系統融合、提升供應鏈價值效能。
經過5年的發展,杭州種業集團“北繁”基地布局已形成內蒙古草原大米、繽紛五谷的綠色種植基地和黑龍江五常的高端大米基地,探索建立了“公司選育品種+科研院所技術指導+大戶種植管理+一體化加工”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內蒙基地優化供應“求突破”
扎賚特旗環境資源優異,物產豐富,集團基地主要提供草原大米龍洋16,綏粳18、五谷等重要農產品,近年來已占據優質農產品總銷售的45%。但因產地知名度不高、產品單一,推進基地建設、謀劃區域產業融合發展和發掘特色優質農產品勢在必行。
謀劃在前,實施在后,通過積極與當地政府溝通,力圖以政策支持推動產業發展。在與扎賚特旗副旗長陳慶華會談中,雙方分別介紹扎賚特旗產業優勢和政府相關政策,集團基地生產狀況、建設進展、遇到的困難,以及對未來產業發展規劃等。并就共同合作農業產業項目進行探討、以期進一步擴大合作領域,豐富合作內容、提升合作層次。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基地種植管理優先,源頭質量要保障。考察團隊一行在技術專員的陪同下考察了相關示范基地和種植基地,走訪了當地種糧大戶,詳細了解了今年龍洋16種和其他優質品種的種植情況。項亦斌表示,“種植端需要加大科研注入,積極開發新品種水稻和示范種植,形成草原大米高品質系列產品。”
同時,考察團隊一行相繼走訪了扎賚特旗魏佳米業、內蒙古谷語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和齊齊哈爾泰來縣綠洲食品加工有限責任公司三家加工廠,就發揮各自優勢、積極做好產品供應、不斷進行產業迭代升級,特別是提升供應鏈專業化水平,優化供應效率,確保產品質量穩定等方面達成一致,以期持續向杭州市輸入中高端草原農產品,形成草原品牌效益。
五常基地,提升標準“鑄金品”
五常作為“研農”五常大米的原糧種植基地,是我們高端大米的核心基礎。五常基地秉持一把手“掛帥”、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在各個重要節點進行種植管理,提升稻米產量與品質的同時,最大限度保證產品的安全。考察團隊和技術專家一起調研了五常大米種植基地。按照稻谷長勢來看,今年五常大米豐收可期。
結束基地考察之后,考察團隊一行又前往三家合作加工商拜訪座談,并就今年的五常大米生產工作進行了方案優化,對五常大米的產品做了進一步細分,不斷提升產品標準,項亦斌強調,要繼續保持五常大米的高標準種植,嚴要求加工,高水平服務,扎扎實實地擦亮“研農”五常大米的金名片。
供應鏈即價值鏈,需合力打通價值效能的“任督二脈”。促進基地共建,扎賚特旗草原大米種植區域產業不斷融合發展;管理數字化先行,積極探索推進草原優質農產品系列布局;深入實施優質糧食工程,壓實種源純正、種植規范,加工流程自查優化、存儲環境不斷升級,高質量保障五常大米的純正品質。
同時,我們將在10月中旬再次出行東北基地,全程監督稻谷收割、入庫核查、取樣檢測等環節工作,確保今年稻谷收儲工作保質保量,為杭州市民供好新糧。
(優質農產品部供稿)